• <p id="rczqr"></p>

    1. 淮南市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庫

      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淮南市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

      淮府秘〔2023〕5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淮南市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淮南市人民政府

      2023113日  

       

      淮南市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

      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加快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根據全國愛衛辦、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關于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機制,全面推進健康淮南建設,推動我市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進一步提升人民健康生活品質,推進我市健康治理體系和健康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淮南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和治理的各方面,堅持健康優先、實事求是、科學有效、公平普惠的基本原則,將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和干預列入各部門制定公共政策的全過程,發揮公共政策對公眾健康的導向作用,切實維護廣大市民的健康權益,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加快推進健康淮南建設。

      二、評估范圍及內容

      (一)評估對象

      1.公共政策。以政府名義和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不含衛生健康部門)名義,依照法定權限、程序制定并公開發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在本行政區域或者其管理范圍內具有普遍約束力,在一定時期內反復適用的公文。政府內設機構及所屬工作部門內設機構發布的公文,以及轉發上級政府或部門的文件,不屬于評估的對象。

      2.重大工程和項目。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由政府投資的重大工程和項目。

      (二)評估內容

      遵循大健康理念,從最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物質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醫療服務因素等大健康影響因素和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四維健康觀為依據,針對市民主要健康問題,包括環境、社會與文化、經濟與產業、生活方式、人群整體健康水平、死亡和腫瘤、慢性病和精神健康、職業病和地方病、其他傷害或疾病、生殖健康、婦女兒童健康等,評價相關政策、規劃和項目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影響健康的因素,并針對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因子,提出改進意見及對策建議。

      三、進度安排

      (一)試點探索階段

      分階段、分步驟探索推進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重點選取重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項目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2023年起,基本建立我市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機制,初步制定我市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的管理辦法、實施計劃、技術路線。探索公共政策(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項目領域的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實踐案例,選擇部分重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項目開展試點評估。

      (二)全面推進階段

      2024年底,評價運行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評價試點工作提質擴面,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項目提交評價覆蓋率逐步提升,評價試點工作成效明顯。

      2025年底,在全市全面推行健康影響評價工作。

      2030年底,健康影響評價公共政策和項目的提交評價覆蓋率達到50%以上,其中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擬定的重大規范性文件以及政府投資的重大工程項目評價覆蓋率達到100%,健康影響評價信息系統全面推廣運行。

      四、實施辦法

      (一)職責分工

      各部門擬出臺的規范性文件(初稿)應及時提供給市衛健委,市衛健委負責對擬制發的行政規范性文件組織健康影響評價評估。

      市發改委和市直部門應及時向市衛健委報備即將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計劃,市衛健委負責對擬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組織項目實施主體開展健康影響評估。

      為提高評價評估工作效率,市衛健委應提前和相關部門對接,集中時間和人員,盡快組織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

      (二)組織方式

      市衛健委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下列方式之一組織實施健康影響評價評估:

      1.交由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專家組具體實施;

      2.交由政策文件起草部門或重大工程項目具體實施部門牽頭,組織包括衛生健康部門在內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實施;

      3.由市衛健委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

      (三)實施步驟

      1.組建專家組。由評價實施主體組建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專家組。專家組人數以奇數定員,一般不少于5人,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終人數。

      2.開展評價評估。專家組通過文獻分析、實地調研、專家質(函)詢和群眾意見調查等方法,從維護和促進人群健康的角度,對政策和工程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進行研判,作出評價評估結論,提出促進人群健康的建議,形成政策修改清單表或編制評價評估報告書。評價評估過程應注重效率優先,最大限度減少行政決策時間成本,原則上評價評估過程一般不超過7天,評審對象特別重大的,評價評估過程不超過15天。

      3.撰寫評價評估報告。由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牽頭實施部門負責匯總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專家組的修改清單表或報告書,撰寫評價評估報告。

      (四)評估結果應用

      健康影響評估結果是政府和部門制定各類政策、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的重要依據,健康影響評估結果為決策制定提供必要信息,強化政策、規劃和項目對人群健康影響的正面效應,減輕對人群健康的負面影響。

      1.擬制發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通過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的,可按照規定程序出臺、發布;重大工程項目通過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的,可按規范要求推進、實施。

      2.擬制發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工程項目未通過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的,由文件擬訂部門、工程項目主管部門根據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意見和建議進行相應調整修改后提交評價評估專家組再次審核。通過專家組審核的,視同通過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的情形辦理;未通過專家組審核的,擬制發文件不宜出臺,工程項目不宜實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市縣聯動、部門協同、專技結合的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機制。市衛健委為評估工作的技術支撐主體,負責對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研究制定健康影響評估指標體系,定期評估試點工作進展和成效。市衛健委下設各專項行動工作部門,負責研究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共同審議和推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日常工作由市衛健委健康促進中心承擔,負責組織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制定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編制健康影響評價評估技術指南等政策文件,負責健康影響評價評估組織、協調、實施、管理和宣傳等工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明確專人負責本部門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在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納入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內容,將評價評估結果報市衛健委備案。

      (二)強化能力建設。市衛健委按照全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建設試點工作要求,建立定期交流制度,通過開展信息溝通、資源共享、政策咨詢等共享性活動,推動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的落實,總結經驗,促進部門間的交流。要加強健康城市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加強與更高級專業機構及有關科研院所、專業技術團隊的聯系與交流,提升工作能力。各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本部門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的具體組織工作,負責對接,保證完成本部門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

      (三)確保工作質量。市衛健委每年對相關部門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的情況進行評估,把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納入健康淮南行動考核工作創新指標,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約束作用。

      (四)加強宣傳力度。相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意識。通過宣傳倡導、干部培訓、組織管理等多種方式,促使運用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應對健康問題,使各部門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促使各部門充分認識到本部門工作對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意義,積極主動地開展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為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

      天天干夜夜操